scientific research

学院新闻

红色领航,马“道”成功——优秀党建品牌成果展示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

发布时间:2025年08月08日 22:32  访问量:  来源:  责任编辑:冯瑞龙  审核人:苏和、张洁、傅琳 字号: 打印

       编者按:为进一步总结凝练党建品牌建设经验,深化“一党总支一品牌”创建成果,扩大党建品牌示范辐射效应,学院特别推出“优秀党建品牌成果展示”专栏,全方位、多角度展现各党总支品牌建设成效,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
       本专栏作为展示基层党建成果的重要窗口和互学互鉴的交流平台,让更多师生深入了解各党总支党建品牌特色,切实感受服务落实自治区两件大事、践行强农兴农使命的责任担当。让我们共同领略基层党建的独特风采,凝聚奋进力量!

一、品牌内涵

“红色”象征星火相传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,是青春最鲜亮的底色;“领航”寓意党总支在办学治院、立德树人全过程中始终高举旗帜、把稳方向;“马‘道’成功”既取“马到成功”之吉义,又寓“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致育人功成”之深意。品牌核心内涵是把“为谁培养人、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”这一根本命题,具象为“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,让真理之光照亮成长之路”的生动实践。“红色领航把方向,马道成功育新人;真理之‘道’越走越宽,育人之‘果’越结越甜。”这既是对品牌精神的高度概括,也是全体马院人共同的价值追求。

二、创建目标

用“红色领航,马‘道’成功”品牌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深、讲透、讲活,以微党课、融媒体、实践课为抓手,让师生在“看、听、行”中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,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
1.理论武装

力争三年内推出一批师生喜爱的微党课、短视频;把“第一议题”升级为“第一议题+”,即每次学习增加“三个一”延伸动作:一份导学提纲、一组研讨问题、一份行动清单,确保学后即用、学后即改。

2.教学科研

持续优化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每年至少制定一条红色研学路线和现场教学点,同时,积极推动研学成果转化为思政教学案例。

3.品牌辐射

面向校内外常态化开展宣讲与交流,力争每年覆盖更多受众;与兄弟高校、地方党校探索共建共享机制。

三、特色亮点

(一)机制创新

“支部—学科—团队”三维联动;“清单化+闭环式”管理,让任务落地更扎实。打造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把课堂搬到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和纪展厅、百灵庙南山防空洞、草原英雄小姐妹展馆等红色坐标,通过现场教学—即时研讨—成果反哺课堂,实现“看一次展览、悟一个道理、写一份教案、育一代新人”的闭环。

(二)理念创新

“沉浸式+指尖式+交互式”三位一体传播矩阵:行走的思政课、习近平文化思想微课、科研共创工坊协同发力。为更加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。党总支制作并推出了15期《习近平文化思想微课》,一集一主题、一图一故事,旨在为广大师生深入把握其核心要义、厘清其内在逻辑、感悟其时代价值提供帮助。依托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”,党员教师牵头组建“两个结合”科研团队,积极推动“两个结合”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新成果,实现“支部建在团队上、成果出在党旗下”。

(三)内容创新

“石榴籽”人才培养模式:课程共研、活动共办、成果共创,润物无声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党总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,增强学生民族团结意识。在党总支引领下,学生支部成员围绕身边人、身边事参与制作《人民性:从红色传承到青春担当》和《信仰之光》两部微党课,并在学生中取得良好反响。

四、工作做法及取得成效

一、学习马克思主义之“道”,赋能“党建+教育”融合

党总支将学习马克思主义之“道”作为党建引领教育工作的核心抓手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,依托“三会一课”,创新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学习模式,全方位提升党员干部学习质量。同时,党总支精心打造独具地区特色的“主题党日”,结合区内外红色文化资源,通过实地参观学习,让党建活动变得鲜活生动,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,为教育工作筑牢思想根基。

赴百色起义纪念馆研学

二、研究马克思主义之“道”,驱动“党建+科研”融合

党总支聚焦马克思主义之“道”开展深入研究,以实践研修、集体备课、专题讲座等多元形式,持续提升党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。定期组织党员教师赴区内外高校、科研机构开展实践研修,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科研方法;通过集体备课,强化教学团队协作,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,提升教学质量;举办专题讲座,邀请专家学者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和科研经验。在此基础上,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,鼓励党员教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,开发教学资源、形成教学案例集等,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,助力学院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双提升。学院院长李一吉在《实践》中刊登研究成果《坚持“两个结合”推动北疆文化不断创新发展》。

研究成果在《实践》中刊登

三、传播马克思主义之“道”,助力“党建+服务”融合

党总支积极创新传播方式,用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,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以微视频、微党课的方式进行解读,创新《马“道”成功微党课》《人民性:从红色传承到青春担当》和《信仰之光》,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党的理论知识,扩大党组织影响力。

微党课《人民性:从红色传承到青春担当》

四、实践马克思主义之“道”,深化“党建+人才”融合

党总支党员教师积极投身宣讲工作,组建宣讲团队,深入学院各部门、各班级,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,确保全院党员干部、师生群众深刻理解、准确把握党的最新理论,并将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践力量。党总支深度参与“石榴籽班”建设,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以“石榴籽”工程为纽带,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、强烈社会责任感、扎实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。

宣讲团成员开展理论宣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