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cientific research
学院新闻
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共谱中土友谊新篇——驻土库曼斯坦大使馆临时代办仲华向土库曼斯坦赠予我院“契丹马鞍”
7月3日,由中国马业协会与驻土库曼斯坦使馆联合主办的“品味中国之遇・鉴”文化活动在阿什哈巴德市成功举办。此次活动是上月“遇・鉴”文明交流互鉴活动走进土库曼斯坦的延续,现场共展出40余件白瓷珍品与150余件马文化艺术精品,为土库曼斯坦民众及各界人士呈现了一场中华文化的盛宴。
活动现场,驻土库曼斯坦大使馆临时代办仲华出席并致辞,与土方国家马业联合会会长别尔德耶夫、阿巴安纳耶夫育马学院院长拜拉姆杜尔德耶夫、文化部副部长希里莫夫等200余位中土嘉宾共同见证文化交融。仲华在致辞中强调,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,文明因互鉴而丰富。此次活动通过白瓷艺术的‘中国白’与马鞍工艺的‘丝路魂’,再度搭起中土人文交流的桥梁。”
仲华向土库曼斯坦赠送了由我院教师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庞大伟教授精心制作的“契丹马鞍”。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中方对土库曼斯坦马文化的尊重,更以实物为载体,传递了两国人民守望相助、共谋发展的深厚情谊。
“契丹”汉译为“锻铁匠”,史书记载“契丹鞍天下第一”,其制作工艺是辽代契丹民族文化的瑰宝。我院庞大伟教授以辽宁省博物馆馆藏契丹鞍为范本,结合内蒙古博物院辽墓壁画虎皮纹鞍韂图案,创新复刻了这一“天下第一鞍”。木架结构复杂精妙,鞍韂纹饰既保留游牧文化的实用基因,又融入现代艺术审美,堪称传统工艺与当代创意的完美融合。
土库曼斯坦国家美术学院院长对展览给予高度评价,“此次展览已持续一个月,自开展以来,每天都有大量民众前来参观,特别是在节假日,土库曼斯坦当地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进行了详细深入报道,足见其魅力之大、影响之深。”
土库曼斯坦民众的热烈反响,印证了我院展品的文化感染力与艺术价值。此次中土文化交流活动中,我院团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“职教出海”的内涵,从展品筹备到现场讲解,从工艺展示到文化阐释,通过职业教育资源服务国际文化交流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。此次活动,传递了两国深厚情谊,彰显了我院“职教出海”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,同时为我院建设“双高”专业、推进“职教出海”指明了方向。
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共谱中土友谊新篇——驻土库曼斯坦大使馆临时代办仲华向土库曼斯坦赠予我院“契丹马鞍”
未来,我院将依托马具制作、马文化研究等专业优势,持续发挥特色,通过举办国际马文化论坛,汇聚全球马业专家共探文化传承与创新;开展马具制作技艺工作坊,面向“一带一路”师生传授传统工艺;联合培养马文化研究方向人才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队伍。
正如仲华所言:“中国愿同土库曼斯坦共同落实峰会成果,拓展文化、旅游、青年等领域交流合作,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,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土命运共同体。”我院将以“契丹马鞍”为起点,继续以马为媒、以文化为桥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职业教育的新动能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焕发新生。